第23章
  梁萍萍见她的话没有惹小姑子不快, 也松了口气。这样看来, 小姑子也不像是放不下, 挺好。

  两人收拾妥当, 梁萍萍就带着杨珠珠去站台等车了。

  以前去市里的路尽管宽敞, 但毕竟是土路, 一到下雨就变得坑坑洼洼并不好走。去年上头专门给拨了一笔款项,为的就是加强城镇的公路建设。本来那些钱是不够修油漆路的, 镇上的一些工人、科员等听说这事, 自愿投资添钱, 就为了能把路修好。

  如今这条马路不仅宽敞还平整, 就算是下再大的雨都不用担心了。

  路变好了,去县城也提升了效率,从原本的两个小时变成了一个小时,速度提升了一倍。

  梁山镇到市里的汽车有三班, 早上八点一班车,十二点一班车, 下午三点最后一班车, 回来的时候则是十点、两点、五点。一般来说八点的车人最多的,三点的人最少, 梁萍萍二人就是赶的这一班车。

  她俩出来的算早的了, 等来到车站, 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现在不是秋收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去县城啊?”杨珠珠疑惑的问道。这个年代的人都很有钱吗?她记得以前看史料说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农村人都不是很富裕的吗?还是说不是一个空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不一样?

  梁萍萍笑道:“这才几个人啊,哪里就算多了。再说了,去县城的大部分都是镇上的人家, 他们啊,家里都有工作有收入,你见过几个农村人天天往县城跑的?更何况咱们梁山镇人口可不少,就这一辆车,要拉十几个公社的人呢,这样你还觉得人多?”

  杨珠珠想想也是,原身以前也不爱出门,就是出门大多数都是跟着杨小姨他们坐车的,真正坐公交车的时候反而很少。

  两人排好队,等着上车。

  七点五十司机来开门,杨珠珠跟着人群往车里走,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这时候的汽车都是两排座位的,杨珠珠找了个中间靠窗户的位置坐下,梁萍萍就坐在她身边。她看了看座位目测了一下,一辆车差不多能载一百人左右。她还在车前面看见不少小马扎,如果挤一挤人估计更多。

  司机也不管车满没满,准八点发车。梁萍萍给她解释到,有些人会在半路上车,所以别看现在人不多,等会车肯定会满员。

  事情也确实如梁萍萍说的那样,汽车每经过一个村子都见有人招手,等经过最后一个村子,车上的位子都满了,小马扎还坐了两个。

  这些人以女士居多,其中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女人是最多的。她们三两成群,在热切的讨论什么。

  到了站,由梁萍萍带头,两人直奔县城最大的商场。两人都不差钱,买东西当然选择最好的。

  “珠珠,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梁萍萍对商场熟悉,她拉着杨珠珠问道。

  杨珠珠想了想,她现在最想买的其实是中草药,可惜,现在的中医处境不好,中草药更是没得卖。想了想,杨珠珠道:“要不去买点麦乳精、奶粉啥的?”在她看来这具身体还是太弱了,需要好好进补。本来买肉是最好的,穷文富武嘛,就是因为武者对食物的需求量大。不过,梁山镇背靠大梁山,最不缺的就是肉,杨家也是如此,因为有三个人在护田小队,他们家每天都能吃一顿肉食。

  现在人都讲究营养均衡,除了肉,她能想到的也就是水果和麦乳精了。在原身记忆里,麦乳精是这个时代最高档的补品了。至于水果,山里面野生的水果也不少,过几天她可以去山里看看。她虽然手头有钱了,也不会乱花。

  听了杨珠珠的,梁萍萍没有犹豫就带着人去了高档礼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