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噼里啪啦鞭炮响, 继杨锐结婚之后, 杨家又迎来了杨珠珠跟宋时元的婚礼。时间就是十月初八, 今天初六, 正是接嫁妆的日子。

  按照农村的习俗, 一家同年有两次婚礼的话, 要先娶后嫁,不然就叫填坑, 不吉利。是以, 明明杨珠珠先订婚, 先结婚的却是杨锐。

  早先宋时元就跟村里批了宅基地, 在前街,距离护田队不是很远,紧挨着知青点的地方。如今房子盖好了,嫁妆自然就接到那里。那里还有一处新盖的宅院是杨家的, 前段时间杨锐娶亲就是在那里,以后是给杨锦住的。这样以后杨锦成了家也有个住所。

  杨珠珠的嫁妆早前就开始准备了, 十二床铺盖, 六张床单,大到桌椅板凳, 小到锅碗瓢盆都准备了齐全, 还有‘四大件’中的缝纫机和收音机。自行车他们都有就没买新的, 手表也都有就没买。

  总之,那是别人有的他们都有,别人没有的他们能买上的也买了。比如羊毛毯。这个就比较奢侈了, 县城都没得卖,是杨小姨从京城带来的。

  同上次一样,这次杨珠珠结婚,京城那边除了杨小姨带着儿子来了,别人一个没来,说是不好请假。杨珠珠看得出来老爷子心里是不高兴的,不仅是上个月杨锐结婚,就是杨钦结婚,京城的人除了杨小姨别人也都没来。

  要说杨小姨也是有工作的,她男人还是政委,她就不忙?她的假好请?可人家还是来了,并且带着唯一的儿子来的。

  杨珠珠猜,也许他们的假期真的不好请,但不愿意来也是事实。两位堂舅舅忙不来可以理解,舅妈呢?小舅妈家境好一直都看不起她家,他们都知道,她不来大家不奇怪。大舅妈呢?大舅妈的婚事当初还是老爷子给主办的呢。早些年大舅妈家里艰难,老爷子可没少帮忙。如今发达了就不念旧人,真是让人心寒。

  不仅仅是舅妈,两个舅舅孩子也不少有四五个,可作为同辈份的表哥表姐们一个都没来,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杨小姨也觉得挺尴尬的,她嫂子就算了,那人本就是个势力的,两个孩子也被她教导的有些势利眼。她大哥那人耳根子软,她是吵也吵过骂也骂过,大哥只会多给钱来表达愧疚。常常弄得杨小姨没有办法,只能说好话给他兜着。

  一次还好,这连着两次都这样,杨小姨也知道自己说的话站不住脚了。每次听到人家夸他们三兄妹孝顺,她都臊的不行,跟被人打了几巴掌似的。

  老爷子的不高兴也只是一瞬间,转眼他就笑眯眯的了。毕竟只是侄子不是亲儿子,他又有亲孙子在跟前,将来也不指望人家养老,还计较什么。

  杨珠珠连人都好多年没见过了,更加不在意。他们不来更好,她还怕老爷子愧疚给他们内力功法呢,这样更好,老爷子就不用了愧疚了。

  更何况这人跟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处出来的,他们不来,以后也只当平常亲戚,有事随个礼就成了。

  杨小姨的丈夫职位不低,杨小姨在这里也不能待太久,参加完婚礼又呆了两天吃完回门饭就走了。临走之前,杨小姨嘱咐他们平日一定要多读书,虽然如今看似读书没前途,但日子不可能一直这样的。只说军人吧,都是入伍当兵,有文化就晋升的比没文化的快,高职位的大字不识一个那是少之又少,还都是当年立大功升上来的。

  杨珠珠点头,可不是么,算算如今都七二年了,距离七七年恢复高考已经不远,之后国家选取人才可不就是看学历看能力。一直到她生活的二十二世纪这一点都没有变。农村人想要出人头地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学问。

  结婚之后,杨珠珠跟宋时元的相处也没有多大变化,要说有那也是宋时元更粘着杨珠珠了。两人跟个连体婴儿似的,杨锦看着都觉得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