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流言


  第二天,常采萍一早就被张志文请去办黑板报了,也没定啥主题,常采萍就跟张志文商量着定了一个:故事汇。

  两人整了个“沉香救母”的故事,然后画上扎着冲天揪的沉香和端庄美丽的三圣母,至于故事当然就是手写在黑板报上面。

  学生们一大早来赶常采萍的故事,结果看见黑板上的斑斓的画和字,有一两个高年级学生多认识俩字儿就零零碎碎地读了这个故事,然后又读不完,心里痒地不行,就去问老师们,黑板上写得是啥。

  常采萍不管这事儿,倒是给张志文出主意:“你就照着黑板报上的字儿教他们,保管他们记得快快的,还听你的话。”

  张志文被她的思想所惊艳,眼珠清亮,夹着教本飞快去了教室。

  常采萍班上的学生早来得整整齐齐地等着她了,叫她惊奇的是,班上还多了俩,那俩磨磨蹭蹭站起来,说是来听故事的。

  常采萍就说了:“要听故事就要学写字儿,要是不写字儿,就到门外去,今天看你们没本子,可以放过你们,明天就不行了。”

  她讲了半天,坐在第一排的王云龙就受不了了,挠着头催她:“常老师,咱们啥时候开始讲故事,我们都记住了字儿了。”

  这一屋子的孩子都伸着脖子看着她,用一个非常贴切的词语--翘首以盼。

  常采萍故意让他们等得难受,再听写,还是有俩没写出来,常采萍就不讲,说是他俩没记住,连累大伙儿。

  这一屋子的娃都难受了,任由他们怎么跟常采萍撒娇耍泼,常采萍都我自岿然不动,大丫还跑过来偷偷问她:“然后呢?然后咋样了?你偷偷给我讲,我不告诉别人。”

  常采萍就捏大丫的耳朵:“你跟他们一样,我不能坏了纪律。”

  大丫就翘着嘴巴:“这是什么纪律啊,我怎么没听过?”

  常采萍就说:“新定的纪律,课堂纪律。”

  然后大丫没劲地回去了,一堆孩子围上来,听大丫说啥都没捞到,一个个儿泄气的皮球一样,去抓着那俩孩子没完没了地催,下课了还不许人家出去玩儿,要在课堂上记字儿,记住了才能走。

  等到了下午,那俩孩子耳朵都被其余几个磨起茧子了,那几个字儿也早就记住了,要重新听写,写完了让常采萍给他们讲故事。

  常采萍也没给他们听写,还说每天机会就只有一次,让他们明天早上再来听写,然后就给他们讲外面沉香救母的故事,讲了一段儿,又剔了几个字儿出来,让他们记熟了,明天一起听写。

  下午的时候,又从隔壁班蹿来了几个娃,说是要听常采萍讲课。

  常采萍就奇了怪了,张志文不是在给他们讲吗?几个孩子就说了:“他讲的我们听不懂。”

  常采萍就丢下课本儿,到那门口去听了一段儿,妈呀,满嘴的之乎者也,他当成文言文来教了,孩子们能听就怪了。

  她拍了拍门:“张老师,你出来一下。”

  张志文看着半晌寥寥无几的学生,显得十分落寞,慢吞吞出来,一脸尴尬:“我教得不好。”

  常采萍就说:“你不是教得不好,你是教得太好了,他们没你这么高的文化,他们咋能听懂你讲啥?”

  张志文挠着头:“那我咋讲,白话文?”

  “白话文?乡土话,咱们这儿的土话都可以,只要你把需要教的那几个字儿讲好,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不要想得那么难,课堂是轻松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