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卖诗换马钱
  小小停下了唱曲,探头过来瞥了一眼,默念了一遍。顿时意会到这诗的深意,双颊微红的称赞道:“公子这诗自然是妙极,看似写景,实则写情,却比那些只知无病呻吟,堆砌辞藻的才子佳人诗好多了。”

  陈瑜微微笑着点头,都说古代青楼女子多才多艺,果然不假,他又问道:“京城读书人既然都荟聚在这平康坊,坊内必然有斗诗谈学之处,你可知在哪?”

  “奴自然知道,就在坊内清泉井处,有一凉亭,凡有学识之人,皆在那吟诗作对,若是有高人一等的,便可把诗句题写在大红柱子上,留下名姓。一旦诗句被某个达官贵人相中,那留诗的作者便也就里飞黄腾达不远了。”小小抬头问,“公子莫非也想去那与人一较高下?”

  “我没那么强胜负心,就想着换点钱罢了。”

  “公子要卖诗?”

  陈瑜点了点头。

  小小颇为惋惜的叹道:“公子如此才学,何必糟践了。世人皆知当朝右相,惜才重士,公子若是明日将此诗拿到那右相府,递给门房,不出三日必有回音。”

  “可惜那右相是奸臣,而且,我只想求财,无心仕途。”

  “若是卖诗……”小小略微一沉吟,“倘若公子信得过奴,不如把这首诗交给奴,奴在这平康坊五六载,倒也积攒下些人脉。无需三刻,奴便能为您奉上十贯钱。”

  “那最好不过。”

  陈瑜点头,直接便把诗递了过去。

  小小倒是因他这豪爽的举动呆愣了片刻,准备起身出门时又突然想起什么,问道:“还未请教公子大名及公子佳作之名。”

  “在下江南西道洪州人陈瑜,诗名《春宵》。”

  “奴去去就回,请公子在此饮酒,静候佳音。”

  小小轻声离开,陈瑜点了点头,自己斟了一杯小酒。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小小去而复返,怀中还抱着一个苏绣锦包袱。

  “这么快?”

  “平康坊内以诗易钱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有诸多才子带动,早已有一套流程。只是公子嫌麻烦,小小代您跑一趟罢了。”

  “非常感谢。”

  “无需道谢,若非与公子有眼缘,奴也是懒得去跑的。”小小微微一笑,递过包袱,“这里共有十贯钱,请公子清点。”

  “不用点。”陈瑜探手拿出沉甸甸的两贯钱,亲自交到小小手上,“这是给你的。”

  “公子这是要走了吗?”

  见陈瑜站起身来,小小主动退到一旁问道。

  “走了,此刻还早,我忙着买匹马出城去。等到宵禁,可就走不了了。”

  长安城一到一更三点,也就是二十四小时计时的20点左右,便会开始敲打暮鼓,实行宵禁。

  要到那个时候陈瑜还不能出城,便得赶紧找个地方再住下,不能在坊市街头行走了,不然一旦被巡街官兵抓到,就要挨板子。

  所以古代青楼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跟后世的娱乐场所一样要到八九点才开始营业,事实上陈瑜下午五点多钟左右进来,平康坊之内已经忙开了。

  与小小道了别,陈瑜从平康坊径直前往西市。

  不多时走到了西市胡商聚集之处,随口一打听,便找到一位卖胡马的商人。

  “公子,可是要买马?我往来长安做生意已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