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新的发现
  蒋三儿答道:“爷,这个容易,只要佣金给的公道,没有招不来的仆役。”

  周熙骞听后点了点头:“行,那你就多费心,尽快把这件事办好。”

  蒋三儿离去后,周熙骞半躺在圈椅中,思忖着是不是该接受邵雍的建议,参加今年的秋闱。

  在大宋,秋闱也叫解试,每年的八月举行。解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试,历时三天,共考三场。

  第一场考的是经学,考试范围是儒学十三经。

  第二场考的是诗、赋各一首。

  第三场考的是时务策,用议论文的形式对时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这三场考试,最容易的是第一场,最难的是第三场。

  可在周熙骞的心目中,最难的恰恰是第一场。因为儒学十三经中除了《论语》,其他的儒家经典他都没有读过。

  现在距离秋闱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周熙骞就算是每天不睡觉,也不可能把除了《论语》之外的儒学十三经全部通读一遍。

  不过,邵雍的建议是让周熙骞参加科举考试,并没有点明是参加文举还是武举。如果是考武举的话,周熙骞不仅有信心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顺利进入殿试,而且有希望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想到这里,周熙骞笑了,武进士也是进士啊,自己何必舍长以就短,去参加什么文举考试。

  况且,周熙骞的人生理想是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只要有了军功,未必不能加官进爵。

  想明白这一层关节,周熙骞瞬间打开心结,不再去想烦人的科举考试。

  ******

  “魔鬼训练”进展的非常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万多参加“魔鬼训练”的土匪和犯人,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按照训练日程,结束常规训练之后,是为期七天的野外生存训练。

  尹尚英挑选的野外生存训练的目的地是桐柏山。

  桐柏山位于伏牛山的东南方向,其主峰白云山是淮水(淮河)的发源地。

  参加野外生存训练的一万多土匪和犯人按照训练要求,仅仅带了三天的食物,离开伏牛山,浩浩荡荡的开赴桐柏山。

  为避免引起官府的注意,大部队离开伏牛山后,舍弃官道,专门挑选偏僻的小路行军。

  一路上,尹尚英按照训练要求,时不时的给参加受训的土匪和犯人,布置一些诸如侦察敌情、突围、反突围以及攀登悬崖等训练任务。

  待为期七天的野外生存训练圆满结束后,尹尚英特意在桐柏山腹地,找了一个适合露营的平坦山谷,打算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和一万多土匪和犯人一起,庆祝此次野外生存训练圆满结束。

  在准备篝火晚会的时候,秦慕琼找到尹尚英,说他在山谷旁的小溪边发现了天然金沙。

  天然金沙?

  倘若秦慕琼没有说谎,尹尚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有可能找到了一条黄金矿脉。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如果真的能够找到一条黄金矿脉,不仅现有的一万多土匪和犯人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还可以继续招募土匪和犯人,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

  在大宋,军队分禁军、厢军和乡军。禁军是正规军,厢军是地方部队,乡军是类似于民兵的地方民众武装。

  禁军和厢军由朝廷供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