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城关
  就是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群大老爷们蹲在练兵场上织毛衣,看着多多少少有些古怪,画面着实过于唯美。

  盖家的女眷也在织,但奇了怪了,她们学这东西的速度,竟然还不如一群大老爷们。

  最后不得不沦为了打下手的,做些清洗,分拣羊毛的工作。

  又六日后,在腊八节的前夕,部队终于开拔了。

  汉末也有过腊八节的习俗,合聚万物而索飨,是祭祀诸神的日子,当时称之为腊祭。

  但并不固定在初八日,而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在出征的大军中,还有几个特殊的人物,那是盖勋相熟的本地商人。

  他们对于刘云手中的盐十分感兴趣。

  即便这样刀兵横行的岁月里,也磨灭不了他们行商的热情。

  随行八千军队保护的商队,恐怕是如今最为安全的商队了。

  部队急行军穿过青藏高原边缘,直插西平。

  冰冷的铁甲下面,套上厚实的毛衣、毛裤,绒帽,在这个寒冷到随便就能冻死人的天气里,无比温暖的士兵们,浑身上下全是沸腾的战意。

  如果公孙禄此刻在,肯定又会说这是刘云拉拢人的伎俩。

  这的确是拉拢人的伎俩,但刘云是明着来的。

  人心比人心,刘云给予他们一切的保障,士兵们也会知晓用奋勇杀敌来回报。

  ……

  在刘云率军奔驰在冰天雪地里的时候,出云山上,由公孙禄操办的工坊终于建成了。

  原本由赵登暂管的将作监,现在由一个名为卓钢的人负责。

  这是公孙禄擢升的,据说此人是卓氏后人,善冶铁,煅百炼钢,便使他从众多的工匠中脱颖而出了。

  除了冶铁工坊以外,在原本的矿山旁边,盐作坊、造纸坊、制衣坊三个作坊,也建成并顺利的投入了运行。

  如今的出云山,即便是在这寒冬腊月里,也格外的火热。

  出云山下,那座原本是由张岭大力修建,意图扩张自己势力的张氏坞,在他身故之后,自然而然的便归了刘云。

  那里,如今是整个汉阳最为秘密的地方,由五百甲士护卫,等现人不得进。

  那个地方,如今也是出云山几座作坊中规格最高的一座——火药坊。

  所有黑火药的制造,工艺提升,制造相关产业,都在那里进行。

  刘云这个甩手掌柜做的很彻底,在这些事情上,他只提想法,其他的,一概不管。

  用他的来说,他就是一个行外人,这些事情他真的不懂。

  但这些东西他见过,用过,也大概知道是怎么来的。

  所以,他只提想法,剩下做的事情,归专业的人去做,反正他也做不出来。

  不论古人还是今人,一样都是平等的,能造就春秋百花齐放,能造就那么繁杂文字的古人,并不愚昧。

  他们,可能只是缺少一个启发的点。

  甚至于在刘云看来,古人的智慧在有些方面,更为牛比。

  关于作坊的那些想法,在闲聊的时候,刘云反复的提过很多遍,于是,公孙禄也就记了很多遍。

  到最后,公孙禄才发现,单单只是李云的那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