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寻踪觅迹
��底失去泰迪等人的行踪。

  另外,工具箱也被扔在了车上。明一闻到了残存在箱子里属于保姆和卡洛儿的气味。

  两人是被抱着再次转移的,由于大部分的车子都能轻松塞进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对附近监控搜索大中型车辆进行比对显然毫无意义。

  不过,boss还是提供了一条有用的信息,这辆越野是在5:48分最后消失于监控中的。

  按路程来计算,此处相对偏僻,忽略拥堵的可能性,这辆越野应该是在6点前后5分钟内的时间段被抛在此处。

  杰西卡接到泰迪的电话是在6:02分,距离此时已经过去了1小时48分钟。

  工地附近共有三条公路,一条通往东河岸边的码头;一条通往皇后区的大道;还有一条则是修建了一半的新路。

  正如杰西卡所说的,由于卡洛儿的哮喘病,保姆的日用品几乎没有任何具备一定分辨性的气味。

  并且,就算有,也很难留下气味分子让明一追寻。

  面对三个方向的三条公路,明一和瑞雯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一般,难以抉择。

  一旦选错,就会离卡洛儿越来越远。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患有先天性哮喘的卡洛儿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沉思了片刻,明一面色冷峻地对瑞雯说道:“你把车子开远一点,打开大灯。”

  瑞雯依言行事,将她的破大众挪到越野车侧方3米左右的位置。

  “再往后一点。”

  找准最佳照明方位后,瑞雯跳下车,可在她看来,地面上满布着各种深浅不一的车轮印,根本就无法分辨出什么。

  但她并没有打扰正在寻踪觅迹的明一。

  “大约两个小时前,这里下了一场小雨。”明一蹲在越野车边,顺着车子大灯的光线看向交错的车轮印,自言自语道:“泥土干燥时的车轮印不会太清淅,而泥土湿润后车子经过就会留下比较明显的轮胎纹路。”

  橡皮泥效果。干燥的泥土很难捏成型,但掺了水后就能很轻松地塑出某个形态。

  这样的差距非常微妙,通常得现场取证拍照后,放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

  明一很清楚地看到了几条纹路相对清淅的轮胎印,通过花纹和轨迹的判断,得出结论,两小时内经过此处的共有三辆车。

  “脚印,脚印…”

  他嘴中重复嘀咕着,沿着那三辆车的轮胎印周边仔细地搜索了五六圈,很快就找到了几双脚印。

  仍是橡皮泥效果。雨后留在湿润泥土上的脚印,同样也会比下雨前的脚印来得清淅。

  并且,其中有一双脚印明显比其它脚印都要深。

  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扛着重物。附近是工地,当然有可能是扛着某种器材的工人。

  但这个脚印是在雨后留下的,且与另两双脚印的进行轨迹相同,所以,这双脚印必然是属于那个扛着保姆的家伙。

  多重细节交叠,明一找到了那辆被用来转移卡洛儿的车子。

  “上车,”明一冲守在车边上生怕自己破坏了‘现场’的瑞雯喊道:“跟着我。”

  瑞雯迅速跳上车,跟在明一身后,为他照明前方的路。

  沿着轮胎印,前行了5分钟左右,来到岔道。

  “走。”明一上车后,将手机朝向右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