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如何对敌?舆情引导!
  关于兼容性这个概念,是司祈根据自己与河俊的附身关系推测出来的。

  河俊作为一个有自己思想、欲望、行为逻辑的人,就其本质而言,他是世界意识特异性的人格化体现。

  而通过此前的试探与观察,这个世界的意识很像梦境中的潜意识,并没有真正的主观意识,祂的一切行为与逻辑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整个世界按照剧情发展。

  而这个出发点,应该是《昆池岩》这部电影,被不知名原因转译成世界,形成并赋予祂的先天性属性。

  作为没有主观意识的祂,和作为拥有独立人格意识的河俊,他们出自同源。

  然而,他们之间却又有巨大区别。

  世界意识的目的和河俊的目的是不一致的,或者说站在河俊的角度,他的利益与世界意识安排的剧情是不一致的。

  而司祈之所以敢打世界意识,这位造物主的主意,就是看到了世界规则、河俊的独立意志、世界意识之间存在的矛盾与漏洞。

  兼容性这个概念,就是通过类比司祈的意识、河俊的独立意识、世界意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得出的。

  作为世界意识人格化的体现,河俊的意识按照道理来说,是会被世界意识直接控制影响的。

  但是,有两点制约了这个变化。

  第一,就是在世界规则下,世界意识只能赋予河俊特殊的记忆经历与人物关系,来塑造相应的人格,而无法通过后续更新,来进一步来操作剧情人物。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世界意识没有主观意识。

  司祈附身在河俊身上,能够共享他的感知信息,能够通过河俊的转译来解读陌生的语言文字。

  司祈的精神意识,明显高出河俊一个等级,以此形成了意识压制,这也是司祈能够让河俊陷入僵硬,变成雕像的原因。

  这就代表着,司祈是能够通过主观意识的干涉,影响到河俊的意识行为。

  而阻碍司祈直接取代,操纵河俊意识的原因,就在于双方意识存在差异。

  毕竟再怎么样,河俊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拥有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人际关系,以此形成的思维意识,肯定和司祈的个人经历与思维意识是不一致的。

  这个差异,被司祈概括为的兼容性这个概念。

  如何抵消兼容性,使司祈能够顺利的控制河俊?

  这一点司祈也有过思考,兼容性的本质是双方思维意识的差异,那么求同存异,司祈主动搁置隐藏差异性,双方就意识共同点达成协议。

  这样理论上来说,司祈与河俊是能够在意识层面上形成了共同语言,达成交流目的。

  而这个隐藏差异性,建立共识性的方法,被司祈概括为扮演法。

  河俊当前的目的,是完成昆池岩的直播探索,获得100万在线观众以及高达5亿朝元的广告费。

  这件事就是河俊的最大目的,甚至可以说是构成他的主要元素,毕竟他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诞生的。

  如此一来,司祈就算和他没有共识性,也可以通过伪装催眠自己,释放出认同对方目的的意识活动。

  就像他看过的《盗梦空间》,主角通过植入概念,影响目标的思想,从而改变对方的行为。

  他打的是同样的主意。

  作为资深的民间科学家,经历丰富的清明梦学者,司祈要趁河俊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