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能力不能力无所谓
  方书安为人风趣,说话俏皮,便是泰昌面前也不拘谨,身为皇帝,他很久以前就发现,这小子缺乏对皇权最起码的敬畏。

  举手投足,与他人有很大不同。

  虽有时故作姿态,但眼神里却无丝毫变化,并非是从内心生出的崇敬,眼睛骗不了人。

  如此作为,令泰昌有些不舒服,不过现在时间久了,也就释怀。

  高人之所以是高人,总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昔年李太白敢在唐明皇面前,让高力士给他脱鞋。

  方书安的才能,比之高到不知何处,虽然有些膈应,却还不到李太白的级别。

  两相比较,方也算是低调的多了。

  所以啊,即便是君臣私下相处时,方书安敢说很多人不敢说的话,也从不说假话,这是他的价值所在。

  也就是这样的性格,才让泰昌了解许多人间疾苦,世间百态。

  所以啊,终归不过是个贴心的小子罢了!

  得出这个结论,他就不再纠结。

  泰昌闲时有时会去东苑骑马,他身体不算好,但按照方书安的指导锻炼后,康健了许多。

  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利用徐光启给他的那个单车,后来知道是方书安的主意,也就让他多提供点方法。

  没有人喜欢病恹恹的自己,尤其是发现,方书安提供的方法,确实能明显提升房事能力以后,他就更加愿意抽出时间来坚持。

  房事不房事的无所谓,只要是喜欢运动的感觉!

  而对于骑马,也是得于其他运动的原因。

  骑马虽有一定危险性,但是天大地大,有时出行,还是靠骑马,那时候,总不能只是在太监牵着马的情况下遛弯。

  身为男人,技术要有!

  因此,骑马这种运动也就愿意去接触,作为大明皇帝,如何没有想过像成祖爷一样驰骋疆场。

  只是,成祖的光辉事迹,是建立在他特殊的情况下。看看后来者武宗皇帝,被臣子们黑的也是厉害。

  因此,纵马疆场的事情,也就想想罢了。

  君臣对答着,泰昌看看天空,慨叹着,“天气好极,正是出游好时节。只是这内宫深墙,出宫门就免了,随我去走走。”

  明内廷比后来大上很多,景山,东西苑,大上一圈不止。

  但是么,也不能说在宫廷上花费比清代更多。

  虽然皇宫修建的大,但没有各种造园子的消费……

  方书安落后两步,有意识的和皇帝保持距离。

  虽然说他对皇权没有神化的敬畏心理,但是毕竟天老大人家老二,还是要有应有的态度。

  只不过,皇宫有啥好看的,就是那些建筑,泰昌也是走的无聊,说着,“走,陪着朕去骑马。”

  方书安知道,这是有什么话要和他说。骑马不过是借口而已,至少能让身边大多数耳朵听不见他们说内容。

  “谨遵陛下旨意。”方书安应诺到。

  于是,很多太监熟悉的画面出现了,泰昌在东苑骑马,牵马的却不是太监,而是方书安。

  到底是陪着皇帝骑马,与他之前和朱由校出去,有很大不同。

  没有跑上几圈,主要是没有多快的速度,都是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