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武器代差的碾压
��到汉军的主力方位。

  结果不出意外的,被唐鸿志撒出去的骑兵封锁网杀得血流成河……

  不是清军斥候不够专业,而是武器上的代差太大,他们的个人勇武和专业经验根本无法弥补。

  更何况,汉军的骑兵斥候也是专业的骑兵。

  连续三天下来,清军前锋的斥候侦骑死伤超过八成,再也无力派出斥候侦骑,只能停下行进的脚步。

  反观唐鸿志所部汉军,由于笼罩了战场视野,很快就得到了敌军前锋主力的详细位置。

  20万大军自然不可能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前中左右后军是最基本的配置。

  互相遮掩守护。

  前锋军作为率先和敌人碰撞的部队,自然是实力雄厚。

  只可惜,丧失了战场视野后,这场战斗相当于败了一半。

  当清军前锋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后方主力抵达抱团自保时,唐鸿志已经压着百门六磅野战炮来到前锋所扎下的营盘。

  城市的时代进化,意味着六磅野战炮的炮弹供应也停了下来,也就是说,唐鸿志打完这一仗后,六磅野战炮的炮弹就只能从现实当中供应了。

  这让唐鸿志兑换火炮时产生了纠结,显而易见的,时代进步后步兵骑兵这类兵种换装很容易,但火炮却无法换装!

  弹药供应还会停掉。

  当然,这都是以后唐鸿志需要面对的问题,打完这一仗的炮弹还是够用的,大不了打完这一仗后把六磅野战炮安排到后方当城防部队使用。

  六磅野战炮使用的实心弹和葡萄弹这个世界还是可以自产的,就是生产量很低。

  但用来保卫地方足够了。

  上百门六磅野战炮齐齐发出怒吼,清军数万兵力驻守的营盘顿时被炸了个稀巴烂。

  木制的营寨被实心弹摧枯拉朽的破坏掉,里面的清军士兵只能生生硬挺着,所部的火炮都是小口径的虎蹲炮,根本打不到对方……

  炮击过后,第一步兵师呐喊着发起了冲锋。

  他们不再是密集的线列战术,而是以散兵战术发起冲锋。

  由于敌人没有射速快的后装步枪,第一步兵师的散兵战术十分密集。

  密集意味着火力更猛!

  远远隔着四百米,清军火枪手纪律性还是不错的,刚刚经历炮击,等到敌军步兵刚冲锋,就完成了列队。

  密密麻麻的清军号服站成排枪队形,手里拿着的都是清一色的燧发枪!

  这些清军士兵是八旗禁军!

  在此时的清国,只有八旗禁军才装备了燧发枪。

  只是八旗禁军似乎更喜欢用刀,所以燧发枪都是不带刺刀的,每个八旗禁军士兵都腰间横跨着腰刀用于肉搏。

  进攻中的汉军军官看到敌人笔直站立着挺枪而立,在400米外就下令步兵停下了脚步,然后战场密集的排枪阵形对着远处的敌人排队枪毙!

  因为不用担心敌人的反击,汉军列出来的队形不用考虑躲避问题,射得十分畅快……

  短短十几秒钟,5发弹夹就全部打出去,而对面的清军方阵则死伤枕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