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兰经委员会共有四个人,三个美国人和一个英国学者。他们都是教授,并非阿拉伯人,但毕生都在研究以及关于的成千上万篇评论文章。

  其中一位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遵照米德堡的命令,一架军用直升机把他接到了国家安全局。两位分别在兰德公司和布鲁金斯学院,都在华盛顿。两辆军车把他们接了过来。

  第四位是最年轻的特里·马丁博士,正在华盛顿的乔治城大学讲学。他来自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该学院以擅长阿拉伯学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在关于阿拉伯学问的研究方面,这位英国人最具优势。他生长在伊拉克,是当地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一位会计师的儿子。他的父亲特意不让他读英美的学校,而是把他送进了一所专门接收伊拉克jīng英人士子弟的私立学校。在他十岁时,至少他的阿拉伯语能与阿拉伯孩子说得一样好了。只有那张粉红sè的脸和一头姜sè头发才表明他根本不是阿拉伯人。

  他生于一九六五年,当他十一岁时,他父亲马丁先生决定离开伊拉克,回到英国。在伊拉克,复兴党重新掌握了政权,但大权并不是由总统贝克尔掌控,而是落到了副总统手中,这位副总统对他的政治对手采取了残酷无情的打击手段。

  自从五十年代男孩国王当政的黄金时代之后,马丁一家已经经历了动荡的岁月。他们亲眼目睹了小国王和他亲西方的努里·赛义德首相惨遭杀戮,血淋淋的录像出现在继位的卡塞姆将军的电视台上。他们也经历了同样残bào的复兴党上台、被推翻、一九六八年又夺回权力的一系列过程。七年间,老马丁注视着狂人副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权力越来越大。于是在一九七五年,他决定离开这里。

  他的长子麦克已经十三岁,可以上英国的寄宿学校了。老马丁谋到了设在伦敦的伯马石油公司的一个肥缺,这多亏一个叫丹尼斯·撒切尔先生的美言,那人的妻子玛格丽特刚刚当选了保守党领袖。于是全家四口:马丁夫妇、麦克和特里在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回到了英国。

  特里的聪明才智已经显露出来了。他轻松地通过了比他高两个年级甚至三个年级的学生的考试。可以想见,他会一路带着奖状和奖学金跨进牛津或剑桥这样的高等学府。但他想继续从事阿拉伯文化的研究。高中时,他就申请了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在一九八三年春季参加了面试,并于同年秋天人学,主修中东历史。

  他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获得了第一个学位,然后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修和初期的四大哈里发政权时期。他利用一年的休假去了久负盛名的开罗阿扎尔学院继续他的研究,返回英国时,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就成了一名讲师。这说明他非常优秀,因为关于中东问题,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之一。他在三十四岁时升为高级讲师,这意味着四十岁时有望成为一名教授。当美国国家安全局来向他咨询的那天下午,四十一岁的他正以一名客座教授的身份在美国乔治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讲学,因为在那一年,即二○○六年的春天,他的生活发生了剧变。

  当来自米德堡的使者在大礼堂里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做一场“教义在当代之意义”的讲座。

  礼堂内座无虚席,显然学生们喜欢他的讲座。他讲得深入浅出、有声有sè,很少去看讲稿。他已经脱去了西装,在讲台上踱来踱去,他那矮壮的身材散发出一种令听众着迷的热情,对台下的提问他给予认真的重视,从不因学生的知识浅薄而不屑一顾。他尽量缩短讲课内容,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提问。这时候,米德堡的密探出现在了讲台侧翼。

  第五排一个穿红格子衬衣的学生举手提问:“你刚才说你不同意对恐怖分子的理念使用‘原教旨主义’这个说法。请问这是为什么?”

  自“九一一”以后,关于阿拉伯、伊斯兰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