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华为会上市吗?
�一度以高利贷的形式采取同业拆借的方式融资。然而,这种资本运作的方式风险高、代价大,不适合华为这样的小企业。

  随后,华为找到了另外一种融资方式,就是和国内的邮电部门合资,并在邮电部门的职工中集资。这样,华为才解决了早期的资金问题。后来,员工集资成了华为母体最有效的融资手段,内部配股就是那时候开展起来的,这有力地推动了华为的发展。

  与此同时,华为还通过收购产品或产品线的方式,或者是合资开发新产品线的方式,做大后再出售,此举也为华为带来不少现金收入。比如安圣,为华为带来了7.5亿美元的现金,让华为轻松度过了it业的冬天;与3com公司合资的h3c,仅3年时间就为华为带来8.82亿美元的收入;与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合资的“鼎桥”,同样让华为获益匪浅。2008年的时候,华为还准备以20亿美元出售49%的手机业务股权,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终搁浅。

  就像业界所说的,华为总是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进入新领域,培养做大后转手卖出。对于特别看好的领域,也会全资收购,然后加大投入,全面控制市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华为保证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收入。

  另外,随着企业的逐步做大,华为也逐渐受到了政府各级部门和银行的照顾,终于为其打开了贷款之门。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与华为签订过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在未来5年,将向华为提供1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

  有了这些融资渠道,华为在资金上并没有什么压力,因此不急着上市。

  第二,华为股权结构的影响。

  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期间,任正非在华为上海研究所发表讲话,就孙亚芳离职等问题表明态度。讲话中他提到,华为公司有近7万名员工持有虚拟的受限股,他们将集体地决定公司的命运。

  当前,华为的工会委员会持股98.58%,任正非股份仅有1.42%。问题不在于任正非的股份太多,而是太少了。如果任正非的股份多一点,控制权就会大一点,更利于梳理内部股权关系。由于股权太过分散,上市前必须首先摆平内部股权关系,也就是要和持股委员会谈妥条件。2001年上市失败,据说内部股权混乱也是障碍之一。

  第三,任正非希望接班人问题解决后再上市。

  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华为上市之日,也就是他退出之时。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上述三个原因。

  第一,融资渠道。

  这个原因是针对以前的华为,根据华为目前的状况,为了加大国际化的步伐,争取打开美国市场,以及推动企业转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华为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原有的融资渠道不足以解决问题,上市是唯一的选择。从这一点上来看,华为上市应该比较急迫了。

  第二,股权结构。

  从目前各方面消息来看,华为并没有在这方面作出努力,也就是内部股权结构依旧保持原状。当然,这并不是说华为内部不可以提前拟好符合员工利益的解决方案。但无论如何,协tiáo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毕竟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要解决这样一个大难题,非要说一个期限的话,最起码也得要两年的时间。

  第三,接班人问题。

  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由孙亚芳或是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之一接班的话,那么此四人随时可以接手,毕竟都是公司的老人,各方面经验也很丰富。如果是孟晚舟接班,也最起码还得要两三年时间,让她熟悉除财务之外的其他业务。最麻烦的可能就是由任平接班,以他的资历,少于5年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综合以上几点,再加上一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