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为大事记
  1987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88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989年,自主开发pbx。

  1990年,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92年,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4年,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销售额达15亿元人民币,全国电子行业排名第26名;成立北京研发中心;成立知识产权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立中试部和中研部;开始智能网管产品规划;业务从交换机拓展到智能平台业务(cc08智能平台)和无线业务,新业务包括数据通信、多媒体和传输等进入研发序列;正式开发gsm设备,并于1997年正式推出;成立北京研究所,开始数据通信产品的开发。

  1996年,华为销售额为26亿元;开始“华为基本法”的编制准备工作;组建产品战略研究规划办公室;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与香港和记电讯签订3600万美元合同,实现华为市场扩张的历史性突破;成立上海研发中心;成立海外市场部;建立俄罗斯代表处、白俄罗斯代表处和南斯拉夫代表处;成立海外资料编辑委员会,以解决国际市场宣传资料和技术文件的编辑和翻译问题;放弃cdma和phs;成立终端事业部生产电话机,但由于营销模式和产品质量等原因,终端事业部屡遭失败;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和融通资金,与各地电信局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cc08交换机在香港和记电讯商用,首次服务内地以外的运营商。

  1997年,华为销售额为41亿元,员工人数达到6000人;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先后与摩托罗拉、ibm、英特尔、sun、高通和微软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始引入ibm、haygroup和普华永道等专业机构,为公司实施流程变革、员工持股计划、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项目;和俄罗斯贝托公司签署协议,成立首家国际合资企业“贝托-华为”;在海外成功举办第一个展览——莫斯科电信展;筹建巴西地区部;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光网络sdh设备和智能网产品;虽然获得了终端牌照,但由于决策失误没有进入终端领域。

  1998年,华为销售额为89亿元;与ibm的合作项目“it策略与规划”项目启动,内容包括ipd流程改造等;成立南京研发中心;成立国际产品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技术支持力度;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专利;开始进入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中东市场、独联体市场、拉美市场、南部美洲市场。

  1999年,成为中国移动全国camelphaseii智能网的主要供应商,该网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智能网络;成立班加罗尔研发中心。

  2000年,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2001年,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子公司安圣卖给爱默生;在美国设立4个研发中心;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10gsdh系统开始在德国的柏林进行商用;根据rhk的统计,光纤系列产品稳居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的第1名。

  2002年,国际销售额增长68%,达到5 52亿美元;通过了ul的tl9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为中国移动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移动模式lan。

  2003年,思科在美国指控华为侵犯知识产权,最后以和解告终;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亿个cc08端口,创造了行业记录;与3com成立合资企业;为阿联酋电信公司提供一项覆盖全国范围的umts服务,帮助对方成为中东和阿拉伯世界中第一个引进第三代网络的运营商。

  2004年,赢得中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