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可戒——关于《色戒》的采访
��?中国目前的所谓“jīng英阶层”,可能有钱有权有文凭,但多数是没什么文化的,包括一些学者博士,都是混进“jīng英阶层”的,随便问问他们能背几首唐诗,读过康德、但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吗,十个里有九个半立马露馅。我为什么无法忍耐长时间跟那些人敷衍周旋呢?因为他们给我的学生擦鞋都不配,却在那里装出指点江山的气概,让我看了,实在好笑。我宁肯跟普通的知识分子、商人、官吏乃至贩夫走卒交往,因为普通百姓活得真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人还都有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我相信很多人推崇《sè戒》是真心的,我也相信李安的艺术功力,这部电影一定有可看之处。但人云亦云,特别是自以为“jīng英”的人士,不敢说出冒犯“jīng英圈”的话,自觉遵守“jīng英黑社会”的潜规则,也是重要原因。伊利牛nǎi的老总,是不会贸然批评新浪海尔的老总的。

  5、您对原著者张爱玲及其作品有何评价?您是否了解张爱玲的作品从小说到电影从港台到大陆逐步热起的历史过程?您如何看待中国大陆近年来长盛不衰的张爱玲热?

  答: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其小说打通雅俗,透视人性,语言纯熟,刻画入微,我评价她为一流的小说家。无论怎么衡量,至少也是前十名吧。早期的现代文学史里没有张爱玲的位置,后来借助一位反共学者夏志清的小说史,我们重新认识了张爱玲。但是真正对张爱玲研究得比较客观深入的,还是大陆的一些学者,比如严家炎、杨义、陈子善等。高校之外,民间学者止庵也是张爱玲专家。海外学者李欧梵、王德威也是张爱玲研究的重镇。我认为,不要因为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关系,就把张爱玲的作品说成“汉jiān文学”,她在政治上反共与否,不影响她的作品的优秀度。同理,胡兰成和周作人这些当过文化汉jiān的,其学问、其文章,该肯定的还是要充分肯定。张爱玲以数量颇丰的jīng彩小说和散文,奠定了她优秀作家的地位,不过《sè戒》这篇,是她比较差的作品,或者说是个“主题先行”、思想大于形象的作品,说通俗点,就是“公式化概念化的酱缸人性论”,一般看成是篇“鸳蝴派”的通俗小说。也许张爱玲是想进行一个艺术实验,看看自己能不能写这样的“媚俗文学”。现在终于有著名的世界级导演看中了这部小说,这充分说明了张爱玲的才华:她是完全具备创作媚俗小说的能力的。能雅能俗,是张爱玲得到广泛喜爱的根本原因,早期的文学史,对张爱玲确实是不公平的。但历史又总是矫枉过正的,90年代中期以后,张爱玲热已经发展到一种“恶俗”的境地,中文系每年都有以张爱玲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小资们见面就谈张爱玲,动不动就来个“苍凉的手势”,苍凉得令人喷饭。这实际上把张爱玲贬低了,贬低到一个通俗歌星的地位。我就严肃地质问过中文系的学生:你们能不能有点新鲜的思路?为什么不写赵树理?为什么不写王蒙曲波和路遥?不过近几年情况有了好转,高校里已经不怎么神化张爱玲了,现在喜欢谈论张爱玲的,主要集中在最没有文化的文化单位——电视台了。

  6、您对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有何评价与建议?按照我国现行电影审查的法律制度,如果审查部门介入此事,禁止电影《sè戒》公映,您认为是否属于“权力滥用”?有人认为现在允许电影《sè戒》公映属于审查部门“失职”甚至“权力滥用”,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答:国家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机器,不论意识形态,任何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品审查制度。关键不在于“允许”或者“禁止”,而在于审查者自身的素质和资格由谁来审查,不经过民主法制程序的审查权是否应当?比如上边一个命令,让孔庆东去审查原子弹生产过程或者让周国平去审查下水道质量标准,人民群众能放心吗?我不认为审查部门滥用了权力或者失职之类的,我相信他们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我认为关键是要让人民群众都知道,到底是些什么人在审查什么领域的问题。比如我就特别想知道,出版社的哪些高人在审查我孔庆东的语文问题?是谁说世界上根本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