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的情缘-8
又tiáo到青海,再tiáo到新疆,最后tiáo到了苏联。善良的老人始终相信这个朴实的女婿,直到1972年,汪秀芝以96岁高龄辞世。临终前,老人看着徐帅给她剥开的桔子,微笑着流下了眼泪。她拉着徐帅的手说:“向前,你是个好心人。训宣跟着你,我死也放心了!” 孔老师看到这段材料时,差点掉泪。

  其实一直有不少红军女官兵喜欢徐向前,而且他手下还曾经有一个“妇女独立团”,一千多个活泼健壮的姑娘,葱茏青翠,可徐帅就是始终提不起情绪。听说有的干部没事去妇女团瞎转悠,他对妇女团政委张琴秋(陈昌浩夫人)大发雷霆说:“你那团是战斗队,不是老婆预备队。妇女团应作个规定,不准谈情说爱,不准男同志去团里乱串,不准结婚,不准……”结果妇女团都说徐总是个“怪人”,是“封建脑瓜”,“看见妇女就苦苦个脸”。

  直到1940年,徐总到山东工作时,才经劝说与女干部王婧结了婚,生有一女,取名徐鲁溪——建国后到中科院物理所读研究生,曾任国家信息中心主任。三年后徐王二人因感情不合分了手(一说因为王不想再要孩子)。徐向前从山东tiáo回延安,先是落马负伤,后是身染疾病,变得更加落落寡欢。据东博书院心理二所专家分析,徐帅属于老成持重型,不喜欢那些啥也不懂啥也不会就知道疯跑疯玩的黄毛丫头。

  (配图): 徐向前与黄杰

  直到1946年的“五四”青年节,经一些“老大姐”说合,45岁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副司令兼参谋长徐向前,与36岁的延安保育院院长黄杰喜结良缘。婚礼的仪式很另类,先是打扑克——当时延安最高级的游戏,接着杀了一只鸭子大吃一顿(孔老师对这个最感兴趣),然后就共入洞房了。黄杰,湖北江陵人,也是资深老革命。少女时代为逃婚而离家出走,是徐向前20年代在武汉军校的学生,跟著名女烈士赵一曼同学。她1928年入党,十几年出生入死,是一位拥有传奇经历的女英雄,在上海跟着周恩来干地下工作时曾被捕入狱,经宋庆龄援手免于重判。被捕前,黄杰与中共重要领袖曾中生结婚,不久曾中生被聂荣臻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特委书记,与徐向前成为战友,可不幸于1935年也在张国焘的肃反中被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似的痛苦经历,使徐向前和黄杰成为肝胆相照的终生夫妻。他们生了两个孩子:徐小岩和徐小涛。徐帅很喜欢孩子,有时候给他们拉胡琴。每当此时,徐鲁溪就嚷道:“爸爸又在杀jī哩!”徐帅听了,开怀大笑。黄杰建国后在纺织部管人事,2007年以97岁高龄去世,遵其遗嘱,徐帅后人将部分徐帅骨灰与黄杰的一道,撒入长江。

  徐帅前半生颠沛流离,不过名字改得好,从“徐象谦”改为“徐向前”,“慢慢向前”。到了后半生,就越走越平坦,真如毛泽东说的“有jī就有蛋”了。徐帅的五台老乡、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对徐向前是十分器重的。1937年国共合作,他遇见徐帅,十分亲热地说:“向前,你可以回家看看,我对你家人怎样,我可不是蒋介石,六亲不认,我阎某人是对得起乡亲的!”孔老师去过五台,也去过阎锡山抗战时苦心选择的驻地“克难坡”——万一顶不住日军,过了黄河就是陕北——深切感受到阎老西对家乡的一片丹心。阎锡山曾经慨叹曰:“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这个阎老西也是死脑筋,那你咋就不会也跑到共产党这边来捏?

  其实徐向前文才也不错,兴趣广泛,他爱唱戏,懂摄影,喜读书,会乐器,能缝补,善手工,还喜欢练书法,长征路上还养过一只猴子,并且是十大元帅里唯一会织毛衣的,简直跟上海男人有一拼了!老人家80多岁写的《忆响堂铺之战》很有气魄:“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扑天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弹指一去四十载,长看春意在人间。”这股jīng神,不禁令人想起一句著名的戏词儿,恰好用来结束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