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一处,地裂走势收窄,两壁之间宽不过三五米,经过这一段狭窄bī仄的裂隙,前边豁然开阔,但是积水没膝。原来这道大裂子,从东往西倾斜,东边高,西边低,宽一段窄一段,越往前走越深,不时可以见到兽骨,全是从高处坠落下来摔死的,抬起头来却看不到天。我们尽量找高出水面的岩石落脚,将途中捡来的松枝捆成火把,用于在没有光亮的地方照明。

  胖子在前边开路,我和尖果跟在他身后,正往前走,却发觉脚下不是岩石,上边长了厚厚的苔藓,看上去与地裂中的岩层没有两样,可是昭五式军鞋颇为厚重,鞋跟使用多层牛皮制造,后跟打了“u”形钉,前部有三十六根防滑钢钉,往下一踩,铁蹄一般“当当”直响,如同踩到了铁板上。三个人均是一愣,地裂中怎么会有大铁壳子?

  胖子用步兵锹刮去苔藓和泥土,真是一个生了锈的铁壳,一大半没在水中,坦克也没有这么大,看不出来是个什么,边上有个以lún盘开合的舱门。三个人咋舌不下,发光的电缆都连到这儿?

  第十五章 照明装置(下)

  1

  我打量了半天,洞xué中这个长出锈迹的铁壳,近似于一个舱门,应该在舰艇上才有。

  胖子说:“深山老林中哪儿来的舰艇?”

  我说:“不知是从什么地方驶进来的,大部分沉在了水中。”

  尖果说:“或许地裂子上边有河流,它是从上边掉下来的……”话还没说完,胖子已经等不及了,上去撬动舱门,lún盘上虽然长了锈,但是舱门没关死,几下就打开了,里边黑乎乎的,有一股子cháo湿腐烂的气味。

  三个人钻进舱门,打开手提式探照灯,见舱中有几个大木头箱子,已经发了霉,但还能看出上边印有相同的标记一个圆形正上方缺了一角,当中是个“映”字。我们估计这是日军占领东北时期的满洲映画标记,如同简称“满铁”的满州铁道一样,“满映”是一个拍摄电影的机构,并有拍摄随军纪录片的任务。

  我们仅仅听说当年日军占领东北,有这么一个满州映画,是拍电影的,实行战时体制,上一辈中有很多人看过。不过木箱里边的东西已经受cháo损坏了,也只是一些老式摄像机和灯架子。木箱旁有一具枯骨,我从枯骨的挎包中找出一个盒装行军罗盘,罗盘底下还有一个盖子,里边装有十几根防水火柴,盖顶上有磷条,设计得非常巧妙。还有一本防水记录册,翻开来粗略一看,是密密麻麻的随军日记,我将行军罗盘揣到身上,正想仔细看看日记中的内容,船舱中的积水忽然涨了上来。胖子忙叫我:“快走,船要沉了!”

  我并没有感觉到舱内的晃动,应该不是舰艇在往下沉,而是山上可能下了bào雨,地裂中的积水在迅速上涨。三个人来不及再找别的东西,急忙钻出舱门,登上高处的岩石,往前又是一条狭窄的裂隙,地底的光亮也不见了。我们见地裂子又深又长,真不知有没有尽头,虽然急于脱困,但是欲速则不达,决定先坐下来歇歇腿儿。三人坐在岩壁下,啃了两块干豆饼子,又点亮马灯,打开日记本,凑在灯光下仔细翻看。

  日记虽然是日文,但其中有大量汉字,我们连蒙带唬地可以看明白一多半。原来写日记的鬼子,是满洲映画的一个摄影记者,当时连同其余几个满映人员,奉命拍摄随军纪录片及撰写通讯,用以宣扬军国主义胜利,掩盖大日本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的事实,他的任务主要是拍照片和写通讯。那时候的电影院放任何电影之前,必须先放一两部这样的加片,有的展现王道乐土,有的展现皇军讨伐马胡子,马胡子即是东北人所说的土匪。满映摄影师被编入了一支讨伐队,据说深山里有一股金匪,凭借山高林密,屡屡抗拒皇军。讨伐队进山之后,却没找到金匪的村子,之前的高山,竟已变成了一片洪泽,村子可能被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