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吴亡
�然无法恢复元气。一来是吴王夫差缺乏具体的办法,二来是越国人在暗中搞鬼。

  黄池之会之后四年,吴国竟然年年闹饥荒,到吴王夫差十八年春天,也就是白公胜叛乱的第二年,越王勾践决定讨伐吴国。

  吴越大军在笠泽(今吴淞江)隔水扎营。

  这是吴越两军主力在夫椒之战后的首次对决,双方都很小心。这一场战争,很可能决定今后的命运。

  吴军在失去孙武和伍子胥之后,战术水平明显下降。

  而越军由范蠡指挥,战术水平在吴军之上。

  黄昏时分,范蠡派出上下两军分头去上游五里和下游五里,悄悄渡河。到下半夜,上下两军打着火把,擂鼓前进,夜战吴军。

  吴军什么时候夜战过?多年不打仗,大家都心慌。

  “越军两路夹击我们,赶快,我们分两路迎击。”吴王夫差下令,也是慌了,深更半夜的,本来应该固守大营,等待天亮。

  吴越两军两侧开战,完全靠火把照明,根本看不清人。因此,虽然吴军人数多,可是有劲使不上。

  这个时候,范蠡命令越军中军悄悄过河,之后派遣五千敢死队袭击吴军中军。为什么说袭击?因为没有擂鼓,完全出其不意。

  吴军中军受攻,一下子乱了阵脚,这等于被越国人分割包围了。

  吴军一乱,越军中军擂响了战鼓,随后冲锋。

  黑夜之中,吴军被冲得七零八落,也不知道来了多少越国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包围。

  崩溃,吴军崩溃。

  天亮的时候,满地的死尸,都是吴军士兵。

  “撤军。”勾践下令。

  这一仗,吴军主力大半被歼,不过按照范蠡的说法,这时候越国还不具备灭掉吴国的力量。所以,越军撤军。

  最后的忽悠

  吴王夫差二十年(前476年),越军入侵楚国。不过,这只是范蠡的计策,用来麻痹吴国人。等楚军救兵一到,越军主动撤退。

  这一年,从时间上算,已经不是春秋,而是战国的第一年。不过,要把吴越之间的恩怨讲完,需要占用战国几年时间。

  第二年,吴国再受天灾,百姓竟然到了吃野菜和到海边捡牡蛎等充饥的地步。别以为那是海鲜,古时候没人爱吃那个。

  “可矣。”范蠡知道已经到了和吴国人清算一切的时间了。

  秋收结束,越军全军出动,讨伐吴国。这一次,吴军根本不是楚军的对手,五战连败。到十一月,越军包围了阖闾城。

  越军并没有攻城,按照范蠡的策略,就是两个字:围城。

  越军没有攻城,吴军来约战了。

  “回去,我们不打。”范蠡拒绝。

  一天之内,吴国使者来了五次,要求决战。范蠡毫不动摇,拒绝了五次。

  “范先生,打吧,难道还怕他们?”勾践有点沉不住气了,他想决战了。

  “大王,出兵之前咱们不是商量好了吗?只围不打。怎么到了战场上就变卦呢?得到了时机就不能怠慢,时机一失就不会再来。上天赐予而不接受,灾难反而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进退变化之中如果拿不准主意,一定会后悔的。”范蠡还是很坚决,《国语》原话是这样的:“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