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变脸谈买卖
  第二天五点,手机闹铃响。

  赵昊揉揉脑袋,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也顾不得披上衣服,穿着个大裤衩跑到小院里冲了个冷水澡,这下整个人瞬间精神了……山里晚上温度低,早晨水管里放出来的绝对是“冰冰凉,透心凉”

  跑到三轮车的驾驶座上,摸出个纸包来,这是昨天吃剩下的面头,三两口全给送到肚子里。

  这玩意非常娇贵,冷掉后味道只能说一般,当然也能可以在炉膛里再烘一下,那样能恢复个七八成味道。

  但他一个人住,本来就没心思弄早饭,现在有口吃的就和过年似的,哪儿还有挑三拣四的权力?灌下去一缸水,拍着鼓起的肚皮“面团泡水,这就涨开了,个事情……要,要请你帮忙了”林老板把烟往嘴里一塞,连忙拉住他。

  赵昊眉眼一挑,“咱么!也是老关系了!能帮上忙的,肯定没二话!”

  “是这样,你一个月来一次,每次也就是送三百多斤,对吧……”

  “嗯?”

  “我呢,最近琢磨把清河路的一个铺面盘下来,所以,所以……”林老板将烟头扔到地上用脚碾灭了,“老哥哥和你说,能不能每月多给我供点!不多,每月有个八百斤就够了……当然再多我也吃得下……”

  “这不好办啊……”赵昊两手一摊,脸上显出非常为难的样子,这是他从自己老母亲处学来的。

  生意场就是舞台,大家相互演戏,谁演得好,谁就能在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汇中占到便宜,虽然是一点小便宜,但日积月累之下带来的好处也不可小视,多好大商家都是这样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林老板,这个真不好办啊……村里情况你是知道,大家就这点产量,这还是农闲时候,要是农忙,对吧……”赵昊笑嘻嘻的说道。

  林老板面孔一红,他被无声无息的刺了一下,对面的年轻人对他前几天的小动作一清二楚,但却没有撕开了讲,点了点而已,算是留面子。

  他叫林东方,没什么文化,在县城里开个小饭店的,雇了几个小工,早晨蒸馒头炸油条,中午卖盒饭,晚上则开灶点菜。

  生意很不错,尤其是他家的面条,用的都是中滩村的“产品”,价钱比普通切面更贵,但县城里大家都好这口,每天限量供应,总是被一抢而光,按照那些老熟客的说法“这面就是不放浇头,光用酱油猪油一拌,都特别的好吃特别的香!”

  靠着这碗面,他也在县城打出了名气。

  林老板不但手艺好,他做生意也很有一套,知道自己靠这面条出名,就一直想办法要把这面条的货源全部捏到自己手里。

  中滩村在县城里有三家固定客户,林老板觉得,如果能跳过“中间人赵昊”,直接去村里收货,不但能把价格压下来,而且等于是独家垄断,眼下要开分店对,这样掌控了上游货源后心里也踏实些,再说就算自己用不掉也可以作为经销商往外卖嘛。

  隔壁几个村的挂面,虽然味道也不错,但和中滩村的比起来总是差了些什么,蒙蒙图新鲜的外地人是可以,但本地老食客一吃到嘴里,马上就能辨出味道来。

  结果自以为很懂“生意经”的林老板径自开着自己的五菱之光鬼子进村似的摸进了中滩村。

  巧得很,正好有一家在做挂面,他大喜过望,连忙借口问路去套近乎,和男主人递了两支“一品黄山”后,双方熟络起来,他乘机提出要收购挂面的要求。

  当时男主人并没有答话,他以为对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便怂恿对方直接把货色交给自己,不用让那个姓赵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