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回 幸得好友三两人 任性分科误一生
  这一天刚刚放学,很多同学们围在操场边上的黑板前议论纷纷,向杰挤进去一看,原来是红棉文学社的一名成员的作品获奖了,是一首关于红水河的长诗。写得确实好,向杰看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心想自己以后也要像他一样。

  向杰的同桌是一个叫长江的大个子男孩,喜欢文学,拉了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荷花文学社。

  这一天,他对向杰说:“向杰啊,墙报上的那首诗歌看了吧,写得好吧?”向杰说:“好,太好了。”长江说:“你语文这么好,又写得一手好作文,加入我们的文学社吧。我相信你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向杰听了说:“好呀。”

  向杰心里想:“总有一天,我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

  星期天,他们利用休闲时间在排版,印刷自己的文学社刊,玩得不亦乐乎。文学的种子,就这样他们年轻的心灵里开始种下了。

  后来,向杰的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无数次退稿之后,终于在《泸州日报》发表了平生的第一首诗歌:

  《人生小启》

  并非所有的微笑

  都代表欢乐

  并非所有的眼泪

  都代表悲伤

  并非所有的痛苦

  都源于失败

  总之

  求索奋进的轨迹

  便是人生的航线

  拿到了他人生第一份刊登他诗歌作品的报纸和5元稿费的汇款单,心里不禁激动万分,立志以后要当个作家。

  再后来,向杰还当上了《辽宁青年》期刊的小记者,并发表了一些小文章。

  外宿的学生,一般是干部子女或是本地人,都有自行车上下学,只有向杰是个例外,不仅住的最远,而且还没有自行车。如果哪天表叔家开饭晚了点,就会迟到。所以向杰经常跑步上学,但还是经常迟到。

  向杰是多么的渴望也拥有一辆自行车,哪怕是破的烂的,只要能骑就行。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除了奔跑,还是奔跑!

  这一天,向杰又迟到了。英语老师正在上课。向杰喊了:“报告。”

  老师停下来,看了看向杰,很不耐烦地说:“怎么你经常迟到呢?你可以住宿舍呀?”

  向杰无言以对,因为他不能说什么。他虽然穷,但自尊心却是非常强的。

  这时,前排一个座位上的两同学,一个叫朱赢,一个叫朱誉,在窃窃私语。朱誉说:“这向杰是迟到很多次了。”朱赢说:“他应该有他的难处。”

  中午,向杰背着书包,正在往学校赶。突然后面响起了一阵自行车铃声,向杰头也没回,靠边走。但是车铃声又响起,向杰回头一看,是朱赢,正在笑眯眯地看着他。向杰也冲他笑了笑。朱赢笑着说:“来,上我的车吧。”向杰推辞了说:“不了,我走着就行。”朱赢笑着说:“上吧,快迟到了。”确实是要迟到了,向杰就同意了,跨上了朱赢的自行车后架上了。第一次搭自行车,用力过猛,朱赢差点没控制住,车左冲右拐,像s一样向前蛇行而去。

  俩人刚进了教室,上课的铃声响了。向杰朝着朱赢,笑了笑,表示感谢。

  后来,每次路上遇到向杰,朱赢都带向杰一把,渐渐的俩人成了好朋友。再后来向杰知道,朱赢竟然是县交通副局长的儿子,但他一点都不像其他高干子弟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非常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