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4、《扬之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原文】

  扬之水

  扬之水1,不流束楚2。终鲜兄弟3,唯于与女4 。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5。

  扬之水,不流束薪6。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注释】

  1扬:小水沟。

  2束:捆扎。楚:荆条。

  3鲜;少,缺少。

  4女:同“汝”,你。

  5迋kuang:同“誑”,意思是欺骗。

  6薪:柴。

  【经典原意】

  小河沟的水缓缓流淌,成捆的荆条流不走。兄弟寥寥无几,只有我和你。不要听信他人的话,他们其实在骗你。

  小河沟中水缓缓流淌,成捆的柴禾冲不走。兄弟寥寥无几,只有我们二人。不要听信他人的话,他人的话不可信。

  【当代阐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扬之水》宣扬的是兄弟恩爱之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捆绑在一起的荆条、柴禾,也不会被缓缓流水所冲走。兄弟之间要相互信任,因为他人的话不可信。

  我们无法否认兄弟之间所应当维持的亲密关系。但真的不可信任他人吗?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中的信既有信用,也有信任的意思。他认为人之间应当充满信任和信用,所以在每天的自省中,他都会问道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如果你没有向对方付出信任,就不能渴望对方为你付出真心。

  有人会为自己没有知己而伤心,感到自己付出了真情而没有得到回应。我们不应首先怀疑怪罪对方,而应自我省察,自己有没有真正为对方诚心考虑。人总是会在认识自己时发生短视,出现认识盲区。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曾在德尔菲神庙留下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让我们知道,认识自己其实非常艰难。很多时候,自己感觉真心实意的去认知一个人,但事实往往是仍然做的不够。让对方了解自己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必须始终如一的坚守最真诚的信念。

  有时候,问题的症结还在于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对方,“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怨声载道,自暴自弃,都不能让别人理解你。一个充满自信的自我应当处处用真情去体贴对方,知道别人悲伤时送上宽慰的劝导,知道别人失败时送上温暖的鼓励。用真诚的心去感染每个人,日久时长,便会如高适在《别董大》中所说:“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国学故事】

  灌瓜: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夫名叫宋就,他曾在与楚国楚县接壤的地区任县令。

  在两国的边线界上都有哨亭,以防止对方人员闯入。两国都在各自的国土上种有西瓜。由于魏国的士卒非常勤劳,他们经常给瓜地浇水施肥,所以他们的瓜长得又大又多;而楚国的士卒非常懒惰,他们既不给瓜地浇水,又不施肥,结果他们的瓜又小又少,楚县的县令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恼火,他立即派人驻守边界的亭尉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番,亭尉遭到斥责后,心里非常恼火,他把自己受责备的原因归咎于魏国的西瓜长得好,于是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偷偷越过边境,毁坏了魏国的瓜地。

  魏国的士卒发现后也要捣毁楚国的瓜地。魏国的亭尉知道这事非同小可,搞不好会因小失大。破坏两国的有关系。于是他就此事前去请示宋就。他听后不以为然,对亭尉说,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