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大观园记】第九十七回
  第九十七回:旖旎初裸分寸yòu胴,懵懂羞知几岁小香且说弘昼进得宝琴闺房,便命那宝琴「脱衣裳」侍奉。

  却再表这宝琴,她年纪虽小,却不比那李纹、李琦等小姊妹一味童稚无知。

  薛家自世祖年起,便是「内廷采办」,名份上是做生意,到了圣祖年间显达,御赐「紫薇舍人」之号,亦勉强算得是名门。

  其族内自然长yòu有序,昔年捐的功名是长房宝钗之父所继,钗父故后,便是其子名为「呆霸王」的薛蟠袭了那「内府帑银行商」之职;那宝钗自yòu教养诗书德礼,便有个「备选内宫秀女」的念想在里头;倒是于薛蝌、宝琴这一支上,虽一发爱读书习字,到底不是宦门,于那世俗礼貌上且可散漫不羁些。

  这宝琴自两、三岁上,便跟着父母,三山五岳都走遍了,其父是个喜乐好动的,各处因有买卖,携着家眷并一对子女,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倒有五六停了。

  琴父虽是商贾,却也爱读书,又是常年四方行走,论见识人心、洞悉世情,倒是薛家这一辈里头一份的;其早已颇为忧虑,只道这贾、史、王、薛等几个勾连名门是外头光鲜、内里根基动摇,后辈儿孙多有不肖,又深陷朝局党争,恐有那不堪设想之后患,且是忧谗畏讥的。

  他眼见一双儿女日渐长大,儿子自然也该教养读书,只女儿宝琴,小小年纪便出落粉凋玉琢只如天人,哪里有不疼的,只盼能远离时局纷扰,为这女儿寻个出路依靠。

  故此在宝琴八岁时,琴父故去之前,于那病榻上,亲口将宝琴许给江东梅翰林之子,约定待宝琴十六岁便送出阁去。

  旁人只道是附庸风雅,却不知琴父心里头其实有个「偏福避祸」的念头。

  只是宝琴到底年yòu,虽自己也知道已经许了人,那出阁成亲之日尚有岁月,除了小女儿家胡思那「梅公子」究竟是个甚幺样品格之人,自己当真做了梅家媳妇儿,要和夫君做些甚幺羞涩之事侍奉丈夫,小小年纪,又是闺中淑德,偶尔自己想想,也到底是不懂的。

  却可叹薛家这等小算计,终究难抵大厦颓倾。

  不二年,朝廷查抄问罪旨下,宁荣两府各色远近宗族一并问罪,眼见是个灭门九族的旨意。

  梅家不过是个翰林学士的前程,芝麻粒大的官儿,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会来提这门本来便要五、六年才有功果的亲事?自然是装作全无此事。

  至于十一、二岁的宝琴,虽没人同她说起,她竟也自有一份冰雪聪明,知道自己既然已有了小女儿家的岁数,凭是怎幺年yòu,按照规矩,发落到边疆给披甲兵人jiānwū取乐直至香消玉殒也是自然之事,那个什幺梅家更是难以指望施以援手,那一等惶恐悲伤、凄苦惊辱也是难言。

  不想其后云开日出,万幸皇阿哥和亲王弘昼垂怜,收了两府女眷为性奴,说是yín乐悦己,到底也是庇护,这宝琴自然也算是旁支闺女一起入园为奴。

  其时她父母早故,虽姿容清秀无双,论亲疏却毕竟是旁支,好在还有个堂姐宝钗,不仅貌似天仙、知书达理、雍容温柔,而且竟颇得弘昼欢喜,在园中封为小主,自然一切靠着姐姐照拂,在蘅芜苑里住着,又在李纨处教养读书。

  她尚有一个比自己只大一岁的胞兄薛蝌挂心怀念,本来出了这等大事,女眷为奴已是万幸,男丁生死是断然不敢妄想的,虽然薛蝌尚未成年,但是阉去后宫为小宦奴已是天可怜见了。

  哪知后来弘昼顾怜园中凤姐、李纨、王夫人等人伺候得妥帖也自有一份哀怜,居然颇费周章,捞了那贾府yòu子贾兰出了牢狱,特安排其前往京畿皇庄上,陪伴宗室里罪余的子弟读书,居然连那薛蝌也一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