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生活越来越艰难,启元总觉得是义务教书这件事让他可以直面清贫的生活,直面几个月吃不到荤腥,米饭里面拌番薯干的生活。总算宋老爷还是个讲科学的,即使眼下手头很紧,他还是让太太拿出钱来,让启农去市里给家中所有没长大的孩子买粉吃。包括朝华的孩子和启元的孩子也每天都能喝到一杯牛。大人,就硬撑着吧。

  仗打得越来越乱,传说邻县驻入一队不知从哪儿撤退来的日本人,伤兵很多,但比之七八年前更凶残,看谁不顺眼就是一枪,连伪军供奉得稍有缺陷,也是一枪。众人都念叨那帮日本人可别来自家门口。

  快夏天了,校工宿舍很是闷热黑暗,而且忆莲节省不舍得用电,一家人总是把晚饭端到菜园子里,就着淡淡的夕阳,坐在小凳子上吃饭。有熟人从菜园矮墙外经过,跟一家人打声招呼,“小宋先生,吃饭啦?”团团总是比爸爸回得快,大家一起笑几声。经常一顿饭要被好几个招呼打断,小宋先生与宋校长一样,现在也是本地的名人。

  这天,一家人正吃饭呢,一个花子敲着饭碗过来唱道:“先生太太行个好哪,给只辣椒下饭吃哪。”

  启元抬头一看,是个年轻的花子,瘦瘦的,笑眯眯的,看上去是个良善人,就道:“你自己进来摘吧,听你口音是苏北人?”他看到花子拿的大碗里有黑糊糊的一团吃的,他看不出那是什么,总归不可能是米饭。

  那花子笑嘻嘻地翻过矮墙进来,却很规矩地只摘了一只辣椒,连声道谢,很是谦恭。“先生真有本事啊,一听就听出我是苏北人。先生去过苏北?”

  “我在上海工作过。一只辣椒够了吗?”

  “够了够了,多谢多谢。有吃就好,有吃就好,不能贪心,不能贪心。”

  忆莲笑道:“你都已经跳进来了,索再摘条黄瓜吧,这季节黄瓜长得快,我们都吃不完呢。”

  那花子又是千恩万谢,走去小心地摘了一偏小的黄瓜,才与一家三口告别,跳出矮墙。

  “又是一个看上去好人家出身的花子,肯定又是老家打仗打得厉害,不想死只能出来逃荒。照这样子下去,不知道我们自己又还能过几天像样的日子。”

  谁也不知道。也可能天上一颗炸弹下来,眼睛一闭,一了百了呢。启元想不提那种丧气话,可那些丧气事触目惊心,无法不想到。

  令大伙儿都没想到的是,邻县日军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被炸了,炸了好几,听说炸死了好多伤兵。众人不知那是谁干的好事,都在背地里偷偷猜测可能是山上那些□的游击队干的,众口一致赞那事干得好。

  果然,邻县的日本鬼子很是偃旗息鼓了几天,但第四天的白天,几只轰炸机飞来,将方圆几十里地炸了个底朝天。学生们躲进学校场里的几只土法防空洞,等飞机飞走,大伙儿灰头土脸地爬上来一看,其中一幢教学楼被炸飞一半。这真是天雨逢屋漏,学校无力休整教学楼,只能让部分学生挤到大礼堂上课。

  上思房也挨了一炸弹,但是很灵异,炸弹落在晴翠楼前的花丛里,却没爆炸,黑魆魆的铁疙瘩映得旁边的凌霄花异常妖艳。捡未炸响的鞭都还有人被炸断手呢,谁敢动那飞机上扔下来的真炸弹啊。可不动它,这玩意儿又成了不定时炸弹,谁知道什么时候冷不丁爆了。

  太太吓得花容失色,等回过神来,一把拉起三个女儿,冲向朝华家,把家暂时安到朝华家里。宋老爷也不知该如何处置那只炸弹,又不敢向那些丘八报告,那种人弄不好一来就给你野蛮引爆,他们才不会管你晴翠楼藏书丰富呢。一大家子只好都挤在朝华家里,住了整整一个月。

  终于在八月初,国军打过来了。日本军也抵抗,也出动了飞机,但这回只有一架飞机很孤独地转了几圈,投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