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酒糟竹笋鸡
msp; 在临睡前,再次搅拌,大桶中的混合物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桶糊了。

  放置一夜后,把大桶搬到木板拉车上,赶着大米拉到山涧下游,桶口绷上一个尺寸刚好的竹筛,缓缓倾倒,把桶中的水倒出来。

  水倒完了,把大桶倒立起来,放在一个大竹篓上,移开大桶,桶中的混合物都落在了竹筛上,还在沥沥啦啦滴水。

  把它们倒进大竹篓里,用木桩敲击,挤压出其中的水分,再把大竹篓提到山涧中,让还没做成纸浆的混合物浸没在水中,利用流水的力量洗净。

  盖上竹筛,把大竹篓留在山涧中两三天,再打开时,棉絮、树皮、树叶、刨花全都失去了原本的形状,变成了一团团的,捞起一团在水中摇晃,还能看到树皮和刨花变成了细细的丝絮,那就是木纤维了。

  接下来,把大竹篓从水中提起,沥干,再重新将混合物倒进一个桶里,这次用的桶,是木桶。

  往年这一步是最费劲费时的,桶中所有东西都得搅碎成碎末,才能变成均匀的纸浆,用来做纸。

  今年,就省劲多了。

  做割草机的时候何田给动力锯加了个悬臂,上面装上一个小圆锯,一拉锯子,呜呜呜锃锃锃,现在用来搅碎搅拌纸浆也很合适。

  她双手抓着锯子像磨豆子一样在桶中央匀速顺时针转动,十几分钟后休息一下,捞出锯子看看纸浆的黏稠程度,够不够细腻均匀,再换易弦上阵,继续这么搅一会儿。

  一桶纸浆做好后,就可以把造纸的一套家伙事搬出来了。

  易弦大为雀跃。

  他整理工具窝棚的时候就见过这套东西,当时还以为是什么缺了零件的织布机呢,一个木架上钉着个长方木槽,上方还有一条横梁,上面悬挂着绳子,还配着大大小小四五个长方形的筛网,还有几根粗细不同的擀面杖似的木bàng,原来是造纸用的。

  除了这些东西,何田还让他把帮工们吃饭时架的三张临时木桌子拿出来了,一溜排开放在一旁,再拿出几块大木板,六块玄武岩石砖,最后,她还到窝棚里找到了一大堆一卷一卷的小竹帘子。

  这些竹帘子大小一致,用两三毫米粗细的竹篾编得非常细致。

  何田舀了几瓢纸浆倒进易弦说“像缺零件的织布机”的长方木槽里,拿出一张筛网,指指筛网两侧,“看到这个了么?”

  筛网两侧钉着两个小指粗细,两厘米高的木lún子,中间凹两边凸起,把木架上悬挂的线分别缠在上面固定好,拉起竹筛网,浸在盛了纸浆的木槽里,再慢慢拉起来,擀面杖似的木bàng也拿一根架在木槽上,竹筛网搁在上面一晃一摇,网上就挂上了一层均匀的纸浆。

  稍等一下,把擦净的竹帘拿来一片,轻轻铺在竹筛网上,压实,倒扣在一旁的木桌上,“咔”地一磕,刚刚成型,还是湿乎乎的一块的“纸”就出来了。

  何田示范了几次,就让早就等不及的易弦试试。

  跟往常一样,他尝试了几次,上手了,三张桌子上一会儿就铺满了,小竹帘子也都用完了。

  何田看看第一张纸,告诉易弦怎么判断能否挂起的湿度,又让他搭起晾晒干草的竹架子,架子之间再系上细绳。

  易弦忙活完了,看到何田把一个竹筛网直接放在了一边,正取了几片野菊的小叶子放在上面,再轻轻用一块毛巾压一压,她又掐了一朵紫sè的野菊,撕下花瓣,一片片也放在还湿润的纸上。

  “这是压花纸,好玩吧?”何田把剩下的花瓣放在易弦手里,让他试试,“我小时候还用这种纸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