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十章 奇葩玩意儿
  回头再说邵家,邵家实是于绍庆二十五年闹旱灾时迁进村中落户的外姓人。这里原本也并非邵宅,原来的屋主全家俱饿死在灾荒中,在当年类似这种外村人拖家带口蝗虫一样涌进村里扎根的情景十分常见,本村人无力驱赶。

  在西槐村扎根的邵家日子过的仍是一贫如洗,绍庆三十四年,邵家大房二女儿邵华枝正值髫年,被爹娘卖入荆府内为婢,荆家乃高陵城首富,家中亦有人在朝为官,荆家嫡长子担任从六品振威校尉之职。

  淳兴五年,是邵家真正起势的一年,荆家嫡女嫁给国公府四房庶长子为妻,而邵华枝是荆家的随嫁丫鬟之一。

  据说邵华枝此女,心思机敏略懂算学,处事圆滑应对周全,十分得国公府四房大少奶奶的信任和赏识,底下的陪嫁产业均由她代为打理。短短几年,邵华枝将她两位叔叔、大哥、堂弟纷纷安|插|进陪嫁铺子里做掌柜,掌管着其中几家日进斗金的绸缎和水粉铺子的生意。

  邵家发达了,修起了大宅院。修建宅院时本该另起地基,但邵家祖母认为这地儿是块宝地,是邵家的发家福地,要求新宅院必须在这块土地上立起来。

  房舍修够二十五间,还要挖池塘,起大院儿,规模太大引发一系列问题,本来离住宅较远的坟地,原屋主祖祖辈辈的坟地,这下就占地方了,邵家想把尸骨另移,受到西槐村中的大姓,赵氏戴氏族人及族老的阻拦,池塘只得换个方向挖。

  邵华枝进入护国公府没几年,村里就起了那座占地近百亩的温泉山庄。泉眼本是西槐村共有,邵家发迹后不讲究造福乡里,独揽下所有好处,甚至村里大路都是让他们家压弯的。

  围观的村民,除了赵易此时都是乡下人看城里人的眼神。赵易注意力明显不在马车上,邵家门房打开正院大门,出来迎马车,门房二十七八年纪,身材腿短肚圆,他昂首阔步目不斜视仿佛嘴里随时会迸出驱赶人的话来,发福的肚子坠在前头令他看不到自己的脚,赵易观他行态举止,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拿回四只母鸡,这事说好办好办,说难办也难办,关键是找对人。

  “诶,我跟你说,昨天许安家老大闹出桩丑事……”村里的女人都相互认识,只需三个人凑一处便能闲话到天黑,赵易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原来如此,原主爹竟然清白了一回。

  “昨天耙子林又死了一个,你们听说没有?”

  “听说了,那家爷奶真是狠心的,一听说孙女得了痘疹,就逼儿子儿媳送亲生骨肉进土窑子里等死。”

  “娃儿可怜呐……”

  “那家女娃儿多,嫌弃女娃呢。”

  耙子林?土窑子?两个关键词触发了赵易脑中的相关记忆。

  那耙子林深处有几座烧砖土窑,土窑傍着岩壁而修,自是阴暗而缺少光线。后来塌方死过两个人,然后不知什么原因,那几个土窑再也烧不出好砖,于是,死人后不到半年,土窑荒废做了别的用途。

  那些患了可能会传染给他人的疾病,没法治或没银钱医治,或是生平作孽太多的混帐东西不能入祖坟,都往土窑那儿扔,隔几天,等人死透再一把火烧掉,骨灰则随便泼撒在土窑子周围的树丛里。

  几十年下来,那里背着光,但树木粗壮高大,枝叶繁茂异常,阴森森地渗人,听说晚上还闹鬼。

  如今,除了去往土窑子里扔人,林子深处基本无人敢踏足。

  赵易打了个冷战,这种真实有依据的故事比熊嘎婆杀伤力强太多了,他心里的害怕直接盖过了对村民残忍行为的批判。

  赵易之前是无知者无畏,他想他以后打死也不进那林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