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五十一章
  谢衡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一贯从容自若的神情都有了几分变幻,缄默了半晌,才将书信往案上一压,转而起身,面向窗棱外的箬竹。

  信是谢徵使人送来的,说的是骠骑大将军程令,奏请的是会稽的知县崔申……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朝廷已有意向大举进攻西北的代国,以期震慑,以防代国今年秋冬同往年那般进犯边陲,可镇守边陲的上将军逐渐年迈,如今更是回京丁忧,算是卸甲归田了,即便他那头衔尚且还在,但已不问政事了。

  朝堂有两派,以荣王为首的激进派一力主张举兵,以杨阁老为首的保守派主张以不变应万变。正当僵持不下,左相首推了骠骑大将军程令镇守边关,这就犹如一滴水落了油锅里,瞬间就油沫四溅地沸腾了。荣王敢冒天下之大不为,主张出兵,目的正是为了边关防守的二十万驻军,如今没了上将军,正是无主之兵,谁料横空杀出个程咬金来,这好大的一块肉耗费心思还没咬下一口来尝尝味道,就被左相给叼了,简直是叫他怒火中烧!

  程令自从大肆反攻西突厥以来,屡战屡胜,镇守六年间,边陲军威大振、百姓安居乐业,圣上班功行赏,这赫赫之功,赏了他三年长假,给了个骠骑大将军的头衔,实为同上将军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鸟尽弓藏,程令深知这一点,卸了差事,就去了江南游山玩水,直至到了会稽,被江府迎进了大门。

  朝廷纷争谁人不知,程令心里自然门儿清得很,自功成身退不过短短半年,一朝被左相给推了众人面前,说他们没有阴谋都没人信!荣王势大,圣上便是为了掣肘他,也要拿个人出来,势必挡他一挡,程令这就有了作用了。也得亏左相目达耳通,体察上意,正好程令的母亲常宁长公主死得早,不然何至于被圣上当枪使。

  在这瞬息万变的当口,便是身在会稽的程令也不得清闲,但能晚几日回京便晚几日回京,他想得也开,尽量托着呗……岂料一本奏章送到了圣上面前,弹劾骠骑大将军程令害人性命!

  便是想要息事宁人、自圆其说,程令也自当现身说法了。

  谢衡看一遍谢徵送来的信,便目往神受地解了其意。谢徵的老师右相持中立,到底也是还是与圣上同一阵线,那意思就很明了了,而崔申不论以其崔氏背后的势力,还是同谢徵的关系,显然是同谢氏是友非敌,上的那道折子,也是为了想方设法地叫程令大大方方地跳出来。

  这样看来,江府这般恭敬相邀程令,显然没安好心了……怪不得荣王竟没有再对程令下手,原来是在会稽安排了这么一处暗礁险滩!

  谢徵说的这些朝堂风云暗藏玄机,撇开这一切,令人耿耿于怀的,是出了那么一桩命案,死的竟是程娇那个表姐!

  料想程娇还尚且不知,谢衡万般无奈下,让元月去东院一趟,把人请到昭文居来。

  程娇此番正一心扑在远行去京城的事务,一进屋子,还絮叨叨地就此事说了几句,片刻后方才回过味来,尤其谢衡少见的惆怅,料想定然有事,可又哪里料到竟是天大的事情!

  谢衡将手上的一页书信递给她,惊疑之下,迅速在纸上一略,立时大惊失色,只当是看错了,瞪目哆口地又仔细地瞧了半晌……

  她好险是要忘了,若非她嫁到谢府来,该是她被纳了去,最后也一如这页薄薄的纸上所书那般,同李艳君一样做了乱葬岗上的一抹孤魂。

  程娇怔怔地将信置到案上,只消想起一日见着那个信上所写的程令,就浮想联翩地幻想到他暴虐的场景,浑身便忍不住地起了颤栗。

  “这是几时的事情?”之前李艳君强邀她一叙,竟就成了永别,她病弱得不甚娇衣,却是烙在她脑中的最后的一张面孔。这些事同原身所经历的奇迹般地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