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思想上要做“巨人”,行动上也要做“巨人”
  研发和市场是华为最为业界称道的两大块,但无论是研发上的突击和大投入,还是市场上的围剿和攻击性,真正体现出来的都是让人惊叹的执行力。

  任正非说:“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很显然,华为人具备了狼的jīng神,而像狼一样强大的执行力就是华为成功的第一基因。

  当其他企业还在战略上较劲的时候,华为人早就将战略落到了地上,坚决做行动上的“巨人”,而不是“矮子”。

  要有奋不顾身的进攻jīng神

  当前,随着外资的入侵,媒体喜欢将跨国企业比成虎豹,而将本土企业喻为土狼。在这里,舆论并不是在赞美本土企业的狼性,而是强tiáo狼在虎豹面前的弱小。就此而言,将华为比成狼是不合适的,我们更应该强tiáo狼性。

  任正非经常对员工强tiáo狼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jīng神,三是群体奋斗。他认为,企业要扩张,就必须具备这三大要素。

  优秀的企业必须能够洞察全球经济态势和所在产业的变迁,否则就会在风险来临时不知所措,面对机会时反而无动于衷。

  前文提到,在21世纪初的全球it危机前夕,任正非曾因一篇《华为的冬天》为业界所推崇。无疑,正是这种对全球经济的关注和对it产业形势的嗅觉,让华为洞悉先机,当别的企业还在盲目扩张的时候,华为已经卖掉了安圣电气,为过冬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二十余年发展过程中,华为屡屡料敌先机,让对手猝不及防,成为最终的赢家。1995年,大部分国产厂商还在为国内市场绞尽脑汁的时候,华为已经开始谋划国际市场,希望通过国际化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为此,华为在俄罗斯蛰伏了四年,虽然收入甚微,但加强了华为人国际化的雄心壮志。

  当通信产业遭遇危机时,跨国巨头们纷纷奔赴中国,希望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如此一来,在没有技术、管理优势的情况下,国产厂商的市场压力倍增。而华为正是凭借前期打下的国际化基础,开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没有因为国内市场的压力遭遇“滑铁卢”。正是在此期间,华为奠定了自己国产厂商老大的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了影响,逐渐成长为中国通信厂商在国际上的旗帜。

  华为嗅觉的敏锐同样体现在自主研发道路的抉择上。当年,代理的利润极为丰厚,利润率几乎达到了100%。在这种状况下,华为还是察觉到了国家政策的变迁,意识到代理业务即将走下坡路,因此果断地选择了自主研发道路。果不其然,不久后代理业务遭到了国家政策打击,数百家通信代理商被踢出了市场,而华为因为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轻松地避开了危机。

  对企业来说,并不是做好眼前的工作就能够保证生存,更不要说发展了,要想做到基业长青,就必须时刻关注全球产业的变迁和国家政策的演变,尽量做到洞悉先机。

  做企业和做人不同,做人可以独善其身,做企业却不能如此。企业不能无视竞争对手的存在,否则就会遭到对手的侵蚀。华为对客户一团和气,对竞争对手却是寸步不让,极具侵略性,有时甚至是赤裸裸的打击。

  有一次,一家经济效益不太好的矿务局实施全网改造,邀请华为等三家企业竞标。由于矿务局缺乏资金,因此要以煤易货。华为很显然是有备而来,经过tiáo查发现,客户没有付款诚意,而且很可能大幅压价。而且,由于煤炭系统一直被华为垄断,竞争对手很可能会破釜沉舟、不惜代价地压低价格。经过分析,华为决定退出竞争。

  但是,不要以为华为就是简单地放弃了。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华为继续参加报价。当时,华为的目录价格高达每线1300元,客户经理却报出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