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华为会上市吗?
  相比于接班人谜团,华为上市的问题更受到公众的关注,毕竟像华为这样的国际化企业没有上市的很少。

  华为官方显然对此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因为从华为方面传出的声音,既有华为不差钱的说法,也有华为曾先后两次谋划在国内外上市,但都未能成功的说法。信息本身的矛盾性,让公众充满了疑问。

  华为愿意上市吗?

  华为到底愿不愿意上市,这个问题到目前还没有相对明朗的答案。从2001年开始筹备上市,华为上市的消息已经整整炒作了11年。其间一度平息,但前不久又因为华为要融资15亿美元的消息,再次掀起波澜。

  华为不愿意上市吗?显然不是。有两件事能够说明:第一,华为曾经希望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但因为科技含量不高被“发审委”拒之门外。第二,华为曾在2001年专门成立上市筹备小组,负责上市有关事宜。任正非也明确说过,华为上市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华为应该是有上市的意愿的。

  关于华为上市被拒的故事,现在看来似乎是一则笑话,但事实的确如此。在央视2套的一期对话节目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曾谈到这件事。

  据说早在十几年前,“创业板”开设的时候,政府专门成立了“发审委”,负责企业的筛选。当时,“发审委”的委员都是清一sè的院士,科技含量十足,但应用价值的观念比较单薄。李扬参与了“创业板”方案的设计,据他所说,院士的价值取向是看企业在理论上是否有贡献,而不是企业能不能赚钱。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华为没能通过论证,原因是没有科技含量。

  实际上,“发审委”的评价并没有问题,只不过在理念的设定上有了偏差。对于企业来说,当然不可能以追求理论创新为目标。按照李扬的说法,当时的创业板是由政府选择,现在则是由市场选择,在机制上不可同日而语。

  2001年,华为的规划是先引入战略投资者,然后再整体赴海外上市。为此,华为曾先后与ibm、nec、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沟通,邀请对方入股。2001年5月,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曾亲赴ibm和对方的首席财务官面谈。

  然而,由于华为只愿意拿出30%的股份,而且还希望多引进几家投资者,分散股权。这样一来,这些国际巨头很快就失去了兴趣,百分之几的股份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华为之所以如此做,业界普遍认为是任正非不想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因此,华为是愿意上市,也是能够上市的,只不过由于公司自身的原因,上市的想法似乎并没那么迫切。然而,随着华为国际化力度的加大,公司的资金压力会越来越大。2011年5月,媒体曾披露华为要融资15亿美元,很显然就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同时为公司转型做好准备。

  近几年来,华为国际化收购力度不断加大,虽然在美国的收购计划经常受阻,但并不影响华为在全球的收购计划。小型收购对华为来说不是问题,但涉及大规模的资产收购,国际巨头通常都会通过资本运作和现金捆绑的方式进行,华为却只能采取现金收购,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华为虽然有上市的压力,但也有上市的愿望,上市应该是早晚的事。

  华为什么时候能上市?

  那么,华为到底何时能够上市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白华为之前没有上市的原因。综合多方看法,华为一直没上市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华为不乏融资渠道。

  从创业起,华为就曾遭遇资金瓶颈。由于其民营企业的身份,创业初期的华为根本无法获得银行的支持,在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环伺中因为资金紧张而屡遭考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