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吴亡
  楚国内乱,吴王夫差有了想法。

  “我要趁楚国内乱讨伐他们,各位看怎么样?”夫差提出来,吴国已经很多年不打仗,又想起来了。

  “好啊好啊好啊。”伯嚭为首,一致通过,大家只管拍马pì。

  事情就这么定了。

  吴王夫差养了一帮各国来的人,叫做舍人,暂时没有安排工作,都住在王宫附近一个院子里。

  这天早上,夫差去这个院子看望大家,看见一个叫少孺子的舍人手拿弹弓在那里转,衣服弄得很湿。

  “喂,你过来,衣服怎么弄这么湿?”吴王夫差觉得这人太不注意个人卫生了。

  “我早上打鸟,被露水沾湿了。”少孺子回答。

  “打着了吗?”

  “刚要打,结果发现一个现象,我正思考呢。”

  “什么现象?”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少孺子说了这样一番话,意思是:蝉在树上饮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后面;螳螂准备捕蝉,却不知道黄雀就在旁边;黄雀准备吃螳螂,却不知道我在后面用弹弓瞄着他。我说的这三样,都是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危险。

  “善哉。”吴王夫差说了这两个字,然后决定不攻打楚国了,因为他知道越国也许正惦记着吴国呢。

  这一段,出自《说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就出于这里。

  笠泽之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很好,但是,螳螂没有捕蝉的时候,黄雀就不在后面了吗?

  黄雀要吃螳螂,和螳螂捕不捕蝉没有关系。

  吴王夫差显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从黄池回来之后,吴王夫差实际上作了反思,他并不认为自己当初放过勾践就是错误的,自己的错误在于对外战争太频繁了,国家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才给了越国人机会。

  “休养吧。”夫差决定休养生息,于是马放南山,士兵们都放回家种地去了。

  《吴越春秋》记载:“吴王还归自池,息民散兵。”

  那么,夫差自己干什么?跑马打猎,享受西施并且和西施一同享受。

  他不担心越国吗?不担心。

  根据驻越国地下办事处的情报,越王勾践现在也在跑马打猎,耽于酒sè。

  于是,夫差安心地享受生活。

  跟夫差一样,吴国的大臣们也都开始享受生活。

  穷兵黩武,固然是不对的;忘记战争,也是危险的。

  可是,夫差又一次低估了勾践,低估了越国人。

  一切都是范蠡的诡计,他让勾践跑马打猎,但不要真正沉湎在狩猎上;让勾践饮酒寻欢,但不要真正沉湎在酒sè上;让勾践和臣僚们大吃大喝,但不要忘记国家的正事。所有这些,都是做一个假象给夫差。

  与此同时,范蠡让计然想办法,通过越国的商人在吴国买空卖空,哄抬吴国的粮价,攫取吴国的财富。

  所以,尽管吴国不打仗了,却�